五彩斑斓的新年装饰、多种形式的让利促销、不同主题的互动活动为迎接2023年的到来,石家庄市各商业综合体与特色商业街区精心准备了跨年盛会,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加大对出国参展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有在手订单的外贸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人民网石家庄12月20日电 (付兆飒)新政策出台,对于我省一大批外贸企业来说是这个冬天最好的消息了。
河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牵头率先走出去,将进一步释放开拓市场的积极信号,鼓舞河北的外贸企业拓市场的信心,增强外贸发展的后劲制片人:马宝军策划:杜屹然统筹:张青编导:陶玲君新媒体编辑:张昕监制:马宝军供稿来源: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鸣谢: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冬日暖阳下,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镇的三岩寨景区内,一泓碧水,清澈明净,山峦倒映其中,水鸟翩翩起舞,好似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冬日暖阳下,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阳镇的三岩寨景区内,一泓碧水,清澈明净,山峦倒映其中,水鸟翩翩起舞,好似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制片人:马宝军策划:杜屹然统筹:张青编导:陶玲君新媒体编辑:张昕监制:马宝军供稿来源: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鸣谢: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河北历史悠久 古建众多冬日暖阳下座座古建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尽显庄重与典雅邯郸涉县的娲皇宫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被誉为华夏祖庙虽历经千年风雨但娲皇宫仍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名臣都曾驻此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承德魁星楼建于清道光八年自上而下依次为楼、廊、殿、阁、苑呈现独特的建筑风格保定曲阳的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丽河北更多古建之美尽在《美丽河北》慢直播《美丽河北》慢直播播出平台及时间河北公共频道每日7:00-8:0012:00-13:00每周五、六、日17:30-18:00河北卫视频道7:50-8:0012:00-12:15冀时客户端全天直播 欢迎点击观看慢直播|美丽河北登录冀时客户端 参与互动留言华芯智能无人机华北制造产业园项目经理 胡应兵:仅需要填一份制式的表格,当天办理、当天办结,很方便很快捷。植树造林讲究三分栽,七分管
记者 周绍宗 摄荒山披上绿衣裳我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太行山东麓,东部为山前冲积平原,山区、丘陵占据了全市约46%的面积,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差,是我省治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山地之一。林业、财政等多部门定期包县督导、协调推进,技术人员现场办公,建立日统计、周调度、周报告制度,为高效、规范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遵循。这里的山土层薄、岩石多,采用传统栽植方式,施工成本高、成活率低,一直是造林老大难地区。2013年起,紫山区域全力开展工矿废弃地整治,拆除煤矿和石料厂,引水上山,植树逾8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500多亩。
一方面,采取平茬复壮等方式,减少破坏原有灌木,通过修建水池、引水上山,解决灌溉难题。面对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我市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攻克难关。
通过不断造林绿化,昔日大风吹、沙石飞,暴雨下、泥石流的状况已不复存在,通过有力治理,我市西部的森林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太行山区冀南绿色生态屏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望着一天天绿起来的山坡,张海玉高兴地说:今春种下的树苗长得不错,连片成景,留给子孙的绿色宝库也越来越丰厚。我们以精细化养管为主线,常态化构建山区绿化集约模式。而数年前,这里曾是满目疮痍、坑洼破碎的废弃矿区。
2022年初,涉县在石峰片区实施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短短数月昔日荒山变了样,10500亩荒山上连翘、油松、山桃等各类苗木种植达74万余株。西部太行山区新增营造林面积12万亩,新增植树823.3万株,建成了涉县井店片区、索堡片区、辽城片区、偏城片区、磁县陶泉片区、武安市管陶片区、丛台区紫山片区等7个5000亩以上片区,其中万亩以上片区4个,规模化造林基本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展现喜人画卷。截至目前,高标准完成了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新增营造林面积12万亩,累计栽植各类苗木823.3万株。叠翠流金共享生态福利冬日,走进丛台区西部紫山景区,草木葱茏,风光怡人。
尤其近两年,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落地,更给紫山生态修复带来利好,增加了树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稳定性,如今的紫山,森林覆盖率从16%提升到96%,变成了湖水荡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后花园。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广大村民注意了,冬天天气干燥,火险等级高,严禁烧荒、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山入林随着秋冬防火季来临,涉县偏城镇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石峰片区57岁的护林员张海玉愈发忙碌,开着电三轮、带着便携式喇叭巡山护林成为日常。
峰峦叠翠绿盎然我市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高标准完成近两年来,我市以太行山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契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规模推进荒山绿化,有效拓展造林空间。目前,项目区栽植以连翘、元宝枫、双季槐等为主的经济型树种100余万株,建成涉县连翘基地、武安市元宝枫基地、磁县双季槐基地等5个,带动当地就业人数达6000人以上,年产值突破亿元,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工程作为治理样板。
太行山区雨水少、乱石多,山上立地条件差,种树难、蓄水难,养护更难。2021年4月,我市太行山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开启了绿化新篇章。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与荒漠化防治处处长袁洪波表示,我市确定了常绿+彩叶+花灌的多种造林模式,实现了单一树种向多树种混交林的转变,科学实施、精准治理,既破解了太行山区石质山地久治未见绿难点,初步实现了春夏有花、秋季有叶、四季常绿的近自然生态景观,又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效合一,为太行山区困难立地条件下国土绿化和乡村振兴开辟了林业新道路。同时科学选择树种,合理配置乔灌比例、常绿与阔叶树种比重,大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昔日造林困难地,如今已满目苍翠成林海。用好用活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资金,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市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设计,落实高标准、高质量的科学绿化要求,做到严选地块、创新模式、完善配套,制定出台了《邯郸市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暂行管理办法》《邯郸市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方案》《邯郸市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造林攻坚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市统一设计,县(市、区)统一施工、统一监理、统一检查验收的1+3实施方式。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栽,七分管。我市因地制宜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组织,以文件、树立公示牌、职责上墙等形式,明确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片、包地块、包山头,真正构筑起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林草资源管理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实现网格化、常态化、全方位管护,通过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荒山披绿需要尽心建设,更需要殷勤守护。磁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牛晓科介绍,该县西部的陶泉乡宜林荒山3万余亩,土薄水少、山高路陡,植树造林主要靠肩挑背扛,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发挥工匠精神,坚持就地取材,利用石头、石板片垒鱼鳞坑或挡育林板挖坑定穴,实现固土保墒,总结土埋石压、水土一家,枯枝烂草、变成肥料施工经验全面推广,层层整饬的山坡绿植丛生,颠覆了荒山造林林不活的传统认知,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森林景观,孕育着绿色希望。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红军。
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全山区县,涉县太行山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营造林任务8万亩,涉及13个乡镇、66个行政村。近年来,该县狠抓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四荒绿化,采取石头围堰鱼鳞坑整地和育林板整地、修建临时施工作业道、引水上山等方式,从根本上破解了石质荒山种树难题。该项目涵盖涉县、磁县、武安市、丛台区4个县(市、区),营造林总面积达12万亩。绿化为民、绿化惠民,茫茫林海带动了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该县以油松、侧柏等树种为绿色主基调,搭配山桃、山杏、连翘等经济树种和黄栌、黄连木等彩叶树种,采取17种造林组合,形成了乔灌木高低错落、多彩组合、五彩缤纷的森林景观和产业经济林景观。涉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造林站负责人李志伟讲述,为保证苗木成活率,该县严把造林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四关,坚持造林与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累计修建蓄水池333个、防火通道12万平方米,为森林抚育、防灭火作业提供了保障
充分发挥临空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叠加优势,着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下功夫,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强化项目建设考核,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360亿元,全年联合举办大型招商活动不少于10场,落地产业项目不少于20个。新的一年,廊坊市将进一步强化换道超车意识,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用真招实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2024年大桥竣工通车后,将为潮白河两岸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602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聚焦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水系景观等方面,他们将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和外联路网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用足用好京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廊坊市全面加快北三县与通州区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强化大临空理念,各县(市、区)都要把发展临空经济作为重要内容整体谋划、协调推进,落实到规划编制、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和推进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系列支持政策,中国(廊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三通一达和极兔等龙头企业区域总部落户廊坊,2022年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381亿元,在建34个、总投资263亿元。
廊坊市还明确提出,加快全域临空建设。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在位于固安高新区的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生物样本前处理。
要站位服务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高度,聚焦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目标,加大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力度,努力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挑大梁、作贡献。抓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聚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之一。
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责落位落实。认真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总体部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廊坊新篇章。